1261个字 阅读时长:3分钟沈阳配资平台
中产先生 | 洞见时代发现价值讲述生活
不用过度紧张。
最近,大家发现没,一旦牵扯到钱,网上就骂声不断,看来谈钱真的伤感情啊,特别是是在钱不好赚的当下。
这几天除了居民存款搬家,还有一个热搜挂了几天了:
网上果然又是骂声一片,认为是盯上居民钱袋子。
我看了下,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。
其中举了四个过度省钱的危害:
1、不利于健康,吃便宜不健康甚至是临期食品,不愿意花钱看医生;
2、不利于职业,不舍得花钱参加培训,错失提升自己和拓展人脉的机会;
3、不利于家庭,取消所有娱乐活动,生日、纪念日都没有体验感,透支亲情;
4、不利于心理,过度的省钱会带来焦虑甚至是负罪感,加重焦虑情绪。
但为什么网上不买账呢?
恐怕还是又很多值得分析的地方。
1、先来看大面上
居民的高储蓄已经众所周知了,2025年上半年已经接近330万亿了,确实很多。
再来看支出层面,7月份经济数据不是很好,信贷、零售、房地产和汽车都转负,说明大家不花钱。
存钱加速,花钱减速,当然要建议不能过度存钱。
逻辑上好像没问题。
2、再来细化一下
存钱分为哪些情况,分哪些群体?
主要是三种吧:
第一,收入不高,无钱可存,节衣缩食存钱。
第二,收入中等,还款还贷,修复家庭负债表。
第三,收入较高,但是资产荒,没有地方花钱。
反映在行为上,他们都在过度存钱,但是情况就有天壤之别了。
而且活跃在社交媒体的网友,恐怕第一种情况更多,他们听到不要过度存钱的建议,愤怒是可想而知了。
对于第一种情况,其实是要加大兜底,增加就业,减少后顾之忧,自然不会过度存钱。
对于第二种情况,其实是要减轻居民负担,减负对他们来说就是增收,房贷、个税,国补,刺激一下就会花钱。
对于第三种情况,其实是要给钱找个去处,现在其实把股市搞起来,也是给这些存款搬家用的。
3、最后看下过度
其实说的是心理层面。
之前就聊过:
疤痕效应。
说的是如果一个人长时期的过度节俭,心理就会产生应激创伤,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,即使外部经济环境已经改善,这种影响也难以轻易消退。
这对经济复苏显然是不好的。
所以:
我认为,这个热搜建议,其实主要是为了消除大家的心理疤痕。
但是因为没解释清楚,导致了大家不买账。
其实从今年具体的政策来看:
不管是增加就业、兜底民生、居民减负、国补刺激,还是提振牛市给钱找个去处,都在稳步推进。
所以不用过度紧张。
另外,说说盯上居民钱袋子:
今年各种堵漏洞,补贴民生福利,也算是调节分配了,当然最好是让资本市场钱生钱。
存量变增量,大家都高兴。
就这样。
牛市有大事?
昨天,国务院印发重磅意见,给当下市场加了一把火,力度堪比2015年,有人说:
牛市不会简单的重复,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。
可以继续阅读:。
10个朋友读过 趋势
500个点赞 局势
阅读10万+ 深度
配资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